跨年之后的第一天,就是立Flag之日,每个人都信心满满地想着如何通过完成长长的to do list脱胎换骨。想必2020年的你也不例外,是不是也定了个“我先赚它一个亿”的小目标?其实说来说去,我们就是对生活不满意而已。如果人生重来一次,你也许会换一种活法。有没有试过像哲学家一样生活呢?
今天思庐就为大家放送九位哲学家的生活、哲学、爱情,让我们一起品品哲学家们别样的人生,一起想想怎么度过一个有哲学感的2020年。
“ 只要哲学家们愿意,就很容易发财致富,但是他们的雄心却是属于另外的一种。 ——亚里士多德
生活中总有一群明明可以靠脸但偏偏才华吃饭的人。谁是明明,谁又是偏偏? 2000多年(大约公元前624-公元前547)以前古希腊的著名城邦米利都,那可是堪比今天的小上海。就是在这么一个傲娇的地方,我们的泰勒斯大佬出生了。据说他是希伯来(或犹太)和腓尼基血统的混合(又据说,混血儿天生高智商),含着金钥匙来,生在一个奴隶主贵族家庭。年幼时的泰勒斯大概是个绅士的有礼貌有教养的公子哥,长大的他却成为了“疯子”——虽然哲学家大都是疯子——天天想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话语,比如“万物是从哪来的?又到哪儿去?”他自己说“是从水里来的又复归于水”。久而久之,由于他把所有时间用于开脑洞,也没学个一技之长,成年以后日子过的穷困潦倒。时光匆匆,一晃泰勒斯就人到中年了,老婆也没讨,每催一次婚他都若有所思的说“还没有到那个时候”,老年时再提及婚事他一本正经的说“已经不是那个时候了”,真是让人操碎了心。
泰勒斯思考问题的时候总喜欢抬头仰望星空,有一次因此跌到了水坑,旁边的人嘲笑他:“你连脚下的水坑都看不到还要抬头看天,知道了天上的事,能当饭吃吗?”所以,他总是因为穷而好空想常常遭到鄙视。但如果你以世俗的标准看,真以为他穷还一无是处,那就太天真了。如果在现代他怕是也有机会成为巴菲特这样的人物。要知道,过去的哲学家大多数也都是科学家,我们的泰爸爸天文学、数学、气象学无所不知。某一年的冬天,泰勒斯凭借自己的学问,预测到来年橄榄一定会大丰收,于是他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租赁了米利都和丘斯两个城邦所有闲置的橄榄榨油机,其中包括嘲讽他的那人的榨油机。当时,由于连续几年橄榄歉收,泰勒斯用了及其低廉的价格就租到了所需的榨油机。到了第二年,橄榄果然大丰收,泰勒斯又根据价值规律抬高了他租来的榨油机使用权的租金,由此赚的盆满钵满。你说让人羡慕不羡慕,说到底,知识就是财富啊!
“ 我母亲是一个接生婆,我也努力追随她的足迹。我是一个精神的助产士,帮助别人生产出他们自己的思想。
有一种人有着丑陋的外貌,但是拥有着高尚的灵魂。苏格拉底便是其中的一员。他脸面扁平,嘴唇肥厚,眼球突出,鼻子扁大而向上翘,还有一张奇大无比的嘴巴,戏谑说一句“丑人多作怪”也不为过。怪就怪在,这苏格拉底经常游荡在雅典街头,随机抓住路过的人就开始展开苏式真理探讨法(精神助产术),这不,又一个年轻人落入苏格拉底的手里:
苏格拉底说:“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您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道德?
那人回答:“为人忠诚老实,不欺骗人。这就是公认的道德行为。”
苏格拉底问:“你说道德就是忠诚老实,不能欺骗别人,但是和敌人交战的时候,我军将领为赢得战争,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这能说不道德吗?”
那人说:“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
苏格拉底问:“和敌人作战时,我军被包围了,处境困难,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成功了。这种欺骗能说是不道德吗?”
那人回答说:“那是战争中的情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能被欺骗的。”
苏格拉底接着问:“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儿子生病了,却又不肯吃药,父亲骗儿子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好吃的东西。请问这也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问:“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被弄得无可奈何,只好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就是道德。”
苏格拉底听了十分高兴,拉住那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道德就是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了一个长期困惑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苏格拉底套路深,总是从最基本的问题出发,标榜自己的无知,层层诘难,最后让被问者感到自己的无知,你说可恨不可恨。他还常自喻自己是一只牛虻,确实叮的人痛!他通过谈话式的“助产术”方法,将哲学变为一种承认我们可错性的自我批评和开放性对话的方式,通过帮助大众消化重复听到的知识,发展人们提问与自主思考的能力,让人们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与错误,最终形成自己的个人知识。苏格拉底说:“我像猎狗追逐猎物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哲人的世界大概是以揭示愚蠢人类的无知为乐趣吧。我们平常人应当怎样追寻真理呢?以什么为乐趣呢?大卫·休谟,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休谟建立了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在休谟身上,我们很难看到哲学家“应该有”的品质,比如神经质、偏执、高傲、穷困潦倒和被害妄想症。这些特点,他一样都没有。相反,他是个和蔼可亲的胖子。为人正直厚道,做事得体周全。心宽体胖,倒也应了他的模样。他在自传中写道,这多亏了他有一位宅心仁厚的好母亲,才让自己受到了良好的品德教育,成绩颇佳,没有生出怨天尤人的刻板性子(这里没有暗指叔本华)。休谟不相信世界上的因果论,他认为世界上存在的只有心理的知觉、感觉,此外是否有真实的存在,那是不可能知道的。他写道:“关于原因与结果我们的一切推论无非是由习惯来的;信念与其说是我们天性中思考部分的行为,不如说是感觉部分的行为比较恰当。” 因此,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因果论靠不住,真理靠不住,休谟看到了理性主义的荒诞之处。那么,好好去过自己的现实生活,不约束人自然生发的感情,如此他的哲学便走向了生活实践。他告诉世人,知识分子不应该玩弄概念,而是要切实地走进大众身边。正如理性终究要到情感的大海上寻找它的材料。人的一生并没有模板化的进程,你我的每一行为都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在理性主义至上的时代,休谟给了人类一个安全的空间,让我们活出了自己的样子。伊曼努尔·康德,出生和逝世均在德国柯尼斯堡,一生从未踏出此地半步,却成为了德国著名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康德的一生作息及其规律,像极了一个精密的表盘,每天都非常自律地工作与休息。每天四点四十五准时起床,接着喝两杯茶,抽一斗烟,备课。虽然随着康德年纪越大,烟瘾也变得越凶,但是自己定的规矩终身没有打破过。七点开始给学生上课,接着开始进行哲学写作,康德留给哲学界的三座大山(《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均完成于此时间段。下午宴请宾客,据说宴请的嘉宾中必有一位医生,宴席上康德会向医生讨教保健方法。待宾客散去,就是大家最熟悉的独属于康德的散步时间。广大居民纷纷用康德出门的时间对表,有次康德因为看卢梭的《爱弥儿》手不释卷,一时忘记出门散步,导致居民纷纷以为教堂的钟敲错了时间晚上康德接着看书,日益精进,为保持看书效率,他要求自己的书房温度必须恒定在15度,以免自己头脑发胀,疲懒犯困。如此作息,既规律又自由,真应了他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出的自律才能带给人自由。
“ 我是具有两副面孔的雅努斯:我以一副面孔笑,以另一副面孔哭。
他是一位忧郁的暴发户子弟。一方面作为幼子集宠爱于一身,另一方面父亲严厉的宗教教育,使他的童年充满了痛苦与叹息。这种水火交加的环境,催生出了双面孔的克尔凯郭尔,正如他的姓,原义为“教堂园地”(Kierkegaard), 在丹麦文中,“克尔凯郭尔”这个姓氏由“教堂”(Kirke)和“园地”(Gaard)两部分组成,是坟场、墓地的意思。他一面在坟场的人间笑,一面又在上帝的教堂中哭泣。克尔凯郭尔的双重面孔在学术界也一直让人很迷,总觉得有些精神分裂。 1837年,忧郁的克尔凯郭尔遇到了想要厮守终生的雷吉娜姑娘,他们一见钟情,三年之后便相约订婚,这时,克尔凯郭尔又开始怀疑人生了,一面追寻爱情,一面又认为他们虽然深爱着对方,但是无法真正的理解对方,并且也不可能给与对方真正的幸福。在他的理解上,婚姻双方必须要做到绝对信任对方,没有秘密。而当他问自己的能否做到的时候,他迟疑了。在苦劝蒙吉娜主动退婚未果后,克尔凯郭尔将戒指退婚,用一封信了断婚姻关系。雷吉娜扛不住克尔凯郭尔的思想才华呀,最终答应了。 你以为,克尔凯郭尔就表现了这一次双重面孔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克尔凯郭尔的两副面孔贯穿整个人生啊!精彩无比,他习惯用笔名写书,而且有时是多个笔名共用,造成多人写作的假象;他阅读自己的作品然后攻击自己的文章,害怕别人知道那是他的写作成果;他白天街头游荡,晚上在歌剧院露面,让大家误以为他天天休闲娱乐,谁知道,不久之后出版的《非此即彼》就是他的作品;他是基督教的虔诚信徒,却又强烈攻击丹麦教会。克尔凯郭尔就是一位不折不扣“三栖明星”了,他在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说,宗教神学三方面有着过人的成就,真不是一般人!罗素,英国贵族,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一生精力旺盛,著述甚丰,感情狂奔不羁,声誉长盛不衰。有三种单纯而又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他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的痛彻肺腑的怜悯。他写出的散文落笔华丽、思想深刻;他所提出的“罗素悖论”(别称“理发师悖论”)推动了20世纪逻辑学的发展,他所主张的逻辑主义推动了数学历史的发展;他编写的《西方哲学史》为众多热爱哲学的人铺平了一条坦荡的入门之路;他培养的学生(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界掀起了另一次惊涛骇浪;他与爱因斯坦发起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成为西方思想家反战和反核的里程碑;他虽贵为勋爵,却对大众的苦难充满同情,一生致力于“反对暴力、反对战争、反对核威慑”,被授予了诺贝尔和平奖;1955年罗素与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联合发表了《爱因斯坦——罗素宣言》,获得了世界各国很多著名科学家的签名支持,唤醒了人们对原子武器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的重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罗素还在为世界和平事业操劳呐喊。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发现人是值得活的。如果有谁再给我一次生活的机会,我将欣然接受这难得的赐予。”
哲学CP榜上,阿伦特和海德格尔这对的知名度一定属于top 3,海德格这个自私男主的故事看厌了,阿伦特的哲学八卦能否换个男主呢?试试看吧。 阿伦特1906年于德国出生,在哥尼斯堡(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长大,是犹太家庭的独生女。1914年战争爆发,一家人只能先逃往柏林。1924年阿伦特进入马堡大学就读,师从海德格尔和雅斯贝斯。少女时期的阿伦特的外在和内在都十分出众。在“汉娜·阿伦特的悼词”中,约纳斯回忆道:(阿伦特)“腼腆,持重,美貌出众,一双眼睛左顾右盼。她一眼看上去就很特别,与众不同,令人琢磨不透。”而年仅14岁时,阿伦特就下定决心非要学哲学不可,当时她已读完了康德的著作。 阿伦特的博士论文于1929年在亚斯贝斯的指导下在海德堡完成,主题是“爱与奥古斯丁”。然而因其犹太身份,阿伦特无法获取教授学术资格认定,于是,于1933年,她开启了流亡生涯。期间,她在巴黎不仅救助犹太难民,而且认识了本雅明,1936年认识德国诗人和哲学家海茵利希·布鲁希尔,他才是阿伦特人生中真正的男主角,四年后两人结婚。 随着二战爆发,法国部分领土被纳粹占领,阿伦特不得不再次流亡。1941年,阿伦特夫妇和母亲在美国外交官的帮助下前往纽约,紧接着迎来阿伦特学术高产时期,《极权主义的起源》《平庸之恶》和《人的境况》等著作皆产于此间。1959年,她成为普林斯顿大学任命的第一位女性正教授。 迫害与流亡并没有让阿伦特心灰意冷,她对“宽恕”概念的强调从一而终,而只有爱能带来宽恕。幸运的是,始终伴她左右的灵魂伴侣布鲁希尔也是个温柔而充满活力的人。阅读二人的书信,你能体验到二人对彼此的坦诚、欣赏与怜爱,和对世界苦难众生的感同身受与关切。“你知道,美好、艰难的比例各占51%和49%,那2%的中间差却代表着最高价值的快乐,是围绕在我身边的快乐,让我悲喜交加的那2%就是你啊!” “我们为他们干杯,让他们口中的香烟永远不灭;愿爱妻的音容笑貌永远出现在他们热忱的梦境中,愿年迈的老母再也不要为儿子们心碎。” “我希望,你的‘事业’会冒出火花,我真愿意充当你的鼓风机。”
哲人们的情话,才华横溢而不矫情,字里行间都是真诚与爱,专治辞旧迎新的失落者。人们总抒发感叹,“悲剧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希望他们对彼此和世界的情话,能为孤独的现代人带来慰藉,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苦难终将继续,唯有以爱乘风破浪。
谈到波伏娃,我们就一定会联想到那个称她为海狸的萨特,好像那个才华横溢的小矮子是波伏娃生命中重要部分一样。 没错,那个才华横溢的小矮子确实是波伏娃生命中的重要部分,无论情感生命还是学术生命。然而“海狸”的发明者并非萨特,而是他们共同的老师勒内·马厄,昵称也无关风月,只因法语中“波伏娃”和“海狸”发音相近罢了。 她和萨特之间还存在着其他被浪漫化的误解。波伏娃虽果断拒绝萨特的求婚,并认为“婚姻使两个人遭受更多家庭的束缚以及社会的劳役”,但备受折磨的也是她。证据在萨特辞世时她写的《告别仪式》(1980)中,此书对两人亲密生活的露骨描写还触怒了不少哲学家呢。波伏娃的“真”不止于直面“黑历史”,更体现于理论创建。1943年描述她与萨特等人真实故事的《女客》,就渗透着她对自我意识与他人联系之间的斗争的思考。除了对情欲的坦诚外,她在政治层面更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本质主义女性主义学者们对她“厌女症”的指控,正是由于她霸道的“real”。指控集中针对《第二性》中抵制婚姻、支持堕胎的文本(当时,婚姻是女性必然归宿,而堕胎相当于谋杀)。实际上,波伏娃只是对当时女性的恶劣处境具备清醒认知,并试图提供出路而已。事实证明,她的解决方法确为有效。 当然,我们并不知道,波伏娃在1939年“引诱”17岁的女学生是否源其“厌女症”,但她确实因这一指控失去教职,以她的个性,一定不会允许我们在谈论她时“为尊者讳”吧。 法国有两位名为Simone Weil的女性社会活动家,两人都深刻影响了法国乃至欧洲社会。一位是于2017年去世的政治家韦伊,另一位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宗教思想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薇依。 她总与“不幸”概念相联,不仅因她英年早逝,或因其生不逢时,犹太人身份让她在纳粹横行的欧洲举步维艰,也由于在其著作中,连“爱”都陪衬着“不幸”,在不幸的锻造下爱才越发坚韧。“不幸”悬于每个人头顶之上,“在这爱无可言的黑暗中”,“灵魂应当继续无目标地爱,至少应当愿意去爱”。只有从宗教视角出发才能真正看懂薇依,她的思想不能凭借命题或政治概念去理解。薇依的神秘主义光芒总能带领我们在最尖锐的矛盾中找到某种属于生命的真实平衡,比如爱与挣扎,和平与战争。 在1936年8月初,薇依以作者身份走向西班牙反法西斯政权战争的前线。尽管她渴望和平,厌恶战争,也不妨碍她与西班牙共和派并肩战斗。她对政治的态度极为浪漫,在“和平”这个终极目标下,她坚持声称书面条约并不比“血肉的联系”更重要。 理论与行动的张力源自薇依矛盾的性格,争强好胜的她又对平和有着极端的追求。哥哥安德烈是法国著名数学家,各方面都比西蒙娜略胜一筹,尽管她也天资卓越,却在衬托之下显得努力而迟钝。野心大于能力之时,小薇依绝望而竭力地模仿哥哥,即使成熟后,她也依然不接受自己,厌恶女性特质,并声称“我可不是女权主义者!”然而,她的行动却是女性主义者们最该践行的行动。 这样一个在痛苦中为他人的幸福而思考和行动的人,由于过度劳累、营养不良,她34岁的肉身于1943年的夏天停止了运作。各位朋友也可以在留言区里畅所欲言说说你最想批判哪位哲学家的生活态度!
《像他们一样思考——你不可不知的十位思想家》
看文章涨知识